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用規約督促村民言行 用行美國商標申請美國商標註冊推薦動促進脫貧致富

美國商標登記 古藺縣大寨苗族鄉
用規約督促村民言行 用行動促進脫貧致富

http://www.newssc.org時間:2017-03-27 16:57來源:四川新聞網

手機看新聞:進入四川手機報 短信看新聞:訂閱四川特快

四川新聞網瀘州3月27日訊(駱相吉)扶貧是大寨苗族鄉全體幹部職工幫助貧困戶開發經濟、發展生產、擺脫貧困的一項重要工作,扶助貧困戶發展生產,改變窮困面貌重中又重。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把脫貧攻堅工程作為第一民生工程,緊緊圍繞本地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切實找準履行帶領脫貧致富的切入點和著力點,用三字經規約督促村民言行,用實際行動促進脫貧致富,保障和促進本鄉扶貧開發戰略落到實處。

加強宣傳和引導

戴上“貧困帽”,“實惠”確實不少,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群眾對扶貧開發認識發生瞭偏差,認為戴上“貧困帽”就冬暖夏涼,所以依賴性越發嚴重,越扶貧反而越想保貧。在大寨苗族鄉,也一些貧困戶不思進取、懶惰成性,整天想著怎樣享受國傢優惠政策、獲取更多的財物,不想脫貧,也不願改變現狀。他們隻關註自己有沒有被列入重點扶助對象,村裡訪貧問苦是否來到自傢,當得知國傢將大力實施扶貧攻堅,他們更是在傢坐等、希望能夠不勞而獲,他們從根子上喪失瞭與命運抗爭的勇氣,失去瞭改變生活的信心。無疑,從大寨苗族鄉扶貧實踐中看,一些貧困戶的確存在著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懶漢思想。這些人不是不能致富,而是缺乏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,缺乏勤勞苦幹的精神。為瞭改變貧困戶這種思想觀念,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,組織富民村兩委,邀請本鄉德高望重的老人,撰寫瞭“富民村村民規約——三字經”。並通過宣傳車,橫幅,重要路口設置展板等方式大力宣傳村民規約三字經,號召大傢都行動起來,一起遵守村民規約,改掉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樹立堅定脫貧意志。

走傢入戶貼公約,改變思想肩並肩

思想觀念的形成,行為習慣的改變都不能一蹴而就。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深知這個道理,便以社為單位,以戶為個體,請廣告公司將村民規約三字經制作成宣傳小展板,由幫扶責任人具體進戶張貼,由包社幹部監督落實,保證傢傢戶戶有公約,社與社之間無差別。通過這種將村民規約三字經張貼在貧困戶傢中顯目位置的方式,少許有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的貧困戶在潛移默化中收受到瞭極大的改變,丟掉瞭壞習慣,並開始積極生產,或務工,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貧困的命運。

塑造群眾典型,弘揚脫貧精神

從根本上培育和踐行村民規約三字經,要充分發揮群眾中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,才能弘揚脫貧的光榮精神。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一方面以遵守“村民規約三字經”為基準,以發展生產和致富為指導,在全鄉貧困戶中評選出20名脫貧先進個人,於2016年11月28日舉辦的“精準扶貧·你我同行”感恩文藝匯演上進行全鄉通報表揚,並給予豐富的精神和物質獎勵。另一方面在“精準扶貧·你我同行”感恩文藝匯演中,用“和建卡戶擺龍門陣”這個小品,吐槽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積極弘揚村民規約三字經,現場的建卡戶兼深感其受,效果十分明顯。

踐行群眾路線

師傅領進門,修行靠個人。貧困戶思想的改變,最終的落腳還是在踐行群眾路線上。但在實踐中,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始終會堅定不移的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將脫貧致富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結合,幫助貧困戶在生活上,思想上實現脫貧致富,在服務群眾的“最後一公裡”越走越華麗。

大寨苗族鄉黨委政府以弘揚“村民規約三字經”為載體,以提高全鄉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參與度和支持度為目標,積極的踐行基層路線,得到瞭廣大貧困戶的的積極支持,營造瞭很好的社會氛圍,推動瞭大寨苗族鄉脫貧攻堅的前進步伐,取得瞭較好的社會效益,並得打瞭相關省、市、縣領導的肯定。大寨苗族鄉踐行“村民規約三字經”這一實踐說明,在基層路上,要不斷創新,敢於開拓思路,善於運用方式方法,才能更好的服務人民,凝聚幹群力量,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持久戰。



四川新聞網瀘州新聞熱線:0830-2570708 ,投稿QQ:2571675222@qq.com 編輯:本網編輯

四川發佈網站 微博 瀘州頻道首頁 地方聯播首頁 打印本頁 糾錯報告
arrow
arrow

    mms800ce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